近日,中交路建承建的大連南部濱海大道西延伸線第4標段河口灣斜拉橋主跨合龍。 作為創新型市政高架橋,河口灣大橋設計新穎,橋梁線性為“S”型曲線,凌空飛架于既有地下停車場、地鐵1號線、城市輕軌線、交通主干道之上,全長408米,為雙塔單索面、塔梁固結、塔墩分離體系斜拉橋。
大連高新區是中國東北高新技術產業集聚的高地和自主創新平臺,中交路建項目部現場負責人閻王虎解釋說,河口灣大橋就是在這高樓林立、人流車流密集的產業園區內“悄然登陸”。河口灣大橋實現了三大創新:一是設計線性為“S”型曲線,有效集合既有交通環境與發展需求;二是曲線橋梁不具備重復加工條件,鋼板采購、加工、預拼、安裝,均采用“量身訂制”,以有效解決橋梁復雜的結構受力;三是精工建造,鋼箱梁拼裝縱縫,環縫焊接,誤差以毫米計,集技術難度與安全風險于一身。
面對樁基、承臺、墩柱、上跨地鐵、輕軌吊裝等施工難點,中交路建項目團隊穩扎穩打,一方面組織力量加快技術攻關,另一方面精工細作,先后攻克了臨近輕軌承臺基坑開挖、占國道交通導改施工、支架法跨地鐵施工、曲線鋼箱梁精確定位、合龍段精準配切等技術難題,全力打造市政精品工程。
據閻王虎介紹,大橋從開建到主跨合龍僅用了6個月時間。建設期間,既要加快施工進度,又要確保既有交通線路的暢通,許多施工均在夜間10點至凌晨6點之間進行。大橋上跨地下停車場、地鐵線、城市輕軌線、主干道等多條路段,與多個構筑物交叉作業,現場施工猶如“見縫插針”、“巧婦繡花”,安全生產壓力巨大。
為確保安全質量、提高工作效率,中交路建項目團隊多措并舉,比如針對主橋跨地鐵、輕軌施工難題,經過多次探討分析,將上跨地鐵及輕軌支架基礎改為筏板基礎方案;利用火車軌道通行原理,搭設滑移支架、通過電動小車軌道運輸梁段至設計位置,以符合地鐵站上方地基承載力要求,滿足施工期間地鐵正常運營安全;對上跨輕軌施工采用搭設大跨徑貝雷門架結構形式安全通道,增設防墜落及防火、電安全措施,布置隔離火源金屬薄板,以確保輕軌乘客人身安全及正常出行。
歷時6個月,河口灣斜拉橋順利實現主跨合龍任務,為全橋如期通車打下了堅實基礎。大橋建成后,將進一步完善大連“七橫七縱”交通網,緩解高新園區交通壓力,形成星海灣大橋至旅順南路的綠色通道。
近年,現行資質管理制度的缺陷逐漸暴露,資質標準的不合理之處逐漸顯現,資質掛靠、違法分包和轉包等行為屢禁不止,擾亂了建筑市場的正常秩序。為此,各地建設主管部門、行業協會和廣大企業,交流了資質管理運行的現狀,提出資質標準修訂的相關建議。
工程建設網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管理案例 | 會議活動 | 施工企業管理雜志 | 我要投稿
版權所有:北京華信捷投資咨詢有限責任公司《施工企業管理》雜志社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四環西路186號漢威國際廣場二區9號樓5M層西區郵編:100070電話:010-68520349傳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072號 京ICP備09092133號-1 Copyright ?2000-2015 工程建設網 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