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鐵道部《關于積極倡導架子隊管理模式的指導意見》(鐵建設[2008]51號),采用架子隊管理模式,能夠充分利用社會勞動力資源,實現施工企業施工現場管理層與作業層的有機銜接和有效運作,防止施工現場質量安全保證體系流于形式,對確保建設工程質量和施工安全具有重大意義。
一、架子隊的基本模式
所謂架子隊,是施工項目部內部以完成一定施工項目為目的,以施工企業職工為主體,以外聘勞務工為補充組建的能獨立完成分部工程施工作業的勞務分包組織。架子隊概念的內涵包括三個要素:主體人員、外聘勞務工、勞務內部承包性質。主體人員是架子隊的“架子”,包含有隊長、安全管理人員、質量管理人員(技術員)、材料管理人員、班組長。這些人員都應該是與企業簽訂了固定期限或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人員,且具有相應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能對整個施工過程起到指導、協調和控制作用;外聘勞務工應該是由班組長帶領的、分工種的班組結構。一個合格的架子隊,其外聘勞務工應具備三個條件:人員數量要夠、工種結構要合理(指工種結構與承擔的施工任務性質相匹配)、個體應經過崗前培訓有熟練的勞動技能;勞務承包性質指架子隊在項目部的施工管理鏈中是勞務內部承包,而不是工程分包。
二、架子隊管理過程的優點
1、規范了勞務用工管理,加強了勞務人員的進場審批、技術培訓、過程考核、退場審簽等全過程管理。
2、成本管理得到明顯加強。采用架子隊模式管理后,取消了包工頭,消除了中間環節,降低了因工程施工中部分施工隊伍單方中途退場造成工期、經濟損失的風險;通過制定各項成本考核指標,使架子隊能夠充分挖掘潛力,降低損耗,減少費用支出,節約了施工成本。
3、將“導師帶徒”活動延伸到農民工隊伍。通過牽手提素、崗位練兵、技能大賽等活動,促進農民工手腦并用的能力。企業把加強農民工隊伍建設做為企業發展的重中之重,將“導師帶徒”活動延伸到農民工隊伍,開展了大中專學生與農民工牽手提素活動。大中專學生向農民工學習生產技能,農民工向大中專學生學習電氣化鐵路理論,互為師徒,互幫互學,結成對子,干中學,學中干,相互切磋技藝,很快成為技術骨干。
4、加強了項目整體管控能力。采用架子隊管理模式后,質量、工期、安全、成本管理能得到完全掌控,現場管理水平明顯提高。
5、勞資糾紛明顯減少。在收入分配方面,項目部對農民工實行以計件工資為主的按勞分配辦法,采用工資卡和現金相結合的方式按時發放勞務用工工資。同時,建立了勞務工工資保證金制度,監督和促進勞務公司及時發放勞務工工資,確保了勞務人員的合法權益。
6、拉近了企業職工與勞務人員的關系,便于創建和諧施工環境,有利于培育長期合作戰略伙伴,達到與企業“榮辱與共”,增強勞務人員的主人翁責任感,同時,通過激勵方式,提高了架子隊主要管理人員及勞務人員的生產主動性和積極性,為創優質工程打下了良好基礎。結合實際實施親情化管理,使農民工如至家歸,親情化管理使農民工愛企如家,對企業的忠誠度日益提高。
三、架子隊管理模式實施過程存在的問題
1、架子隊管理人員素質不足,影響架子隊生產效率。受國家政策影響,近年來,各公司的施工任務大幅度增長,既有工作經驗又有工作能力的管理人員緊缺,造成管理人員的素質及發展跟不上企業發展趨勢,部分單位利用工作經驗有限,或新招聘的大學生擔任架子隊管理人員,其現場施工經驗有限,管理經驗不足,協調能力不足,很容易造成架子隊管理散亂,影響架子隊生產效率。
2、架子隊管理模式推廣流于形式。根據調研結果顯示,部分項目部為不得罪上級管理部門,表面上響應公司推行當前架子隊管理模式的號召,背后卻只是簡單地把專業分包、切塊分包的施工承包合同改為勞務合同,把專業承包企業的管理人員編為架子隊管理人員,施工結算依然按照綜合單價方式結算。其實只是形式上變化了,但本質仍然是專業承包,使得架子隊管理模式流于形式,其優越性蕩然無存。
3、“包工頭”隱匿于架子隊。個別沒有勞務公司的包工隊,直接被項目部編入架子隊,并聘任“包工頭”擔任架子隊管理人員,其勞務費的結算還是以包工頭直接結算為主,勞務費未直接發送到勞務人員手中,易出現“包工頭”不按時發放工資,或克扣工資的風險,同時也加大了企業勞務糾紛風險。
4、高素質勞務人員匱乏。調查結果顯示,某施工現場正在施工的兩千多名勞務工近70%為初中學歷,具有高中學歷水平的僅有20%左右,而專業技術學校畢業的勞務工僅占不到10%。
5、勞務市場為賣方市場。在建筑工程施工企業中以“架子隊”管理模式進行管理的新的勞務市場形勢下,實行勞務派遣制已經成為了當下的施工企業的主流趨勢。但是,絕大多數勞務派遣公司勞務資質序列較晚,現有勞務公司規模遠遠不滿足鐵路大規模建設需求。因此,尋找有豐富施工經驗的勞務企業難度比較大。
總之,架子隊是一種經實踐證明較好的施工生產組織方式、較為理想的勞動用工管理模式,采用架子隊管理模式,消除架子隊管理在施工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對確保建設工程質量和施工安全有重大意義,同時也是施工單位推進勞動用工制度改革、強基固本的最有效途徑,是深入作業層、取消包工頭、保障農民工合法權益的一種根本方法。(作者:陜西鐵路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李文斌)
中國工程建設網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管理案例 | 會議活動 | 施工企業管理雜志 | 我要投稿
版權所有:北京華信捷投資咨詢有限責任公司《施工企業管理》雜志社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阜外大街22號外經貿大廈6層東區郵編:100037電話:010-68520349傳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072號 京ICP備09092133號-1 Copyright ?2000-2015 中國工程建設網 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