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國建筑工程總公司所屬中建一局承建的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辦公區B1地塊3#主樓,在承建方B組團率先沖出“正負零”(即沖出地面,為一個工程施工節點),進入地上結構施工。中國建筑在建設中實施“綠色建造”,力爭把該項目打造成精品工程,建成綠色城市、智慧城市示范區。
綠色結構,杜絕二次污染。在建設過程中,項目主體采用鋼框架結構,使用最高Q390指標的高強鋼材,在滿足設計安全要求的同時,有效減少構件尺寸。為了確保結構施工不會影響到周邊自然環境,工程所用的混凝土中摻加新型阻銹劑,降低了因地下水、土壤分子對鋼筋的腐蝕,提高了耐久性,在保證結構安全的同時避免了對水質和土壤的二次污染。
綠色技術,應對揚塵頑疾。施工過程中應用多種新技術,始終將節能、綠色的要求貫穿在每一個細節,處處體現“綠色智慧”。施工現場配備降霾“神器”——霧炮車、霧炮機。根據北京市的空氣質量預警和工地的在線揚塵實時監測情況,當PM2.5濃度高于每立方米75微克時,霧炮機、霧炮車就會自動噴霧,基坑四周還配備了降塵噴霧系統,24小時智能監控“霾情”。
綠色裝備,實現低碳減排。工地采用的變頻塔吊也比一般的塔吊預計節約用電量20%至30%,利用效率提高20%以上。每臺塔吊還配備了“黑匣子”,防止塔吊間相互碰撞同時監控整個吊裝施工區,分析作業數據,方便高效調度使用塔吊。
近年,現行資質管理制度的缺陷逐漸暴露,資質標準的不合理之處逐漸顯現,資質掛靠、違法分包和轉包等行為屢禁不止,擾亂了建筑市場的正常秩序。為此,各地建設主管部門、行業協會和廣大企業,交流了資質管理運行的現狀,提出資質標準修訂的相關建議。
工程建設網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管理案例 | 會議活動 | 施工企業管理雜志 | 我要投稿
版權所有:北京華信捷投資咨詢有限責任公司《施工企業管理》雜志社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四環西路186號漢威國際廣場二區9號樓5M層西區郵編:100070電話:010-68520349傳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072號 京ICP備09092133號-1 Copyright ?2000-2015 工程建設網 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