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PPP領域最突出的特征是強監管、重規范,與此同時,也有一些新的突破。2018年是PPP發展的關鍵之年,規范中發展、發展中規范,將成為新時代PPP的基本特征。
中央確定了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明確未來3年的三大攻堅戰,首要的是防范化解重大風險,重點是防控金融風險。財政部關于堅決制止地方政府違法違規舉債遏制隱性債務增量情況的報告明確提出,堅決打消地方政府認為中央政府會“買單”的“幻覺”,堅決打消金融機構認為政府會兜底的“幻覺”。資管新規、銀信合作新規出臺,對非標投向資本金形成較大約束。綜上,對于PPP而言,強化監管的態勢不會改變,一批不合規項目將被清理,PPP項目規模“瘦身”。但“瘦身”之后能否“健體”,去杠桿控風險之后資金能否及時到位并且成本可控,將決定項目成敗。可以說,2018年將是PPP發展爬坡過坎的關鍵一年。
事物的發展從來都不會是一帆風順,但國家對PPP的態度是明確的,發展的決心是堅定的。無論是發揮投資對優化供給結構的關鍵性作用,推動高質量發展,還是提升國家治理能力,控制地方政府債務風險,PPP都發揮著難以替代的作用。國家發展改革委一直鼓勵民間資本參與PPP項目。財政部報告也在直面問題的同時,明確鼓勵地方政府規范運用PPP。因此,既要看到強監管下對過往一些“變通”的限制,更要看到正本清源將帶來新的活力,不忘初心,堅定信心,才能共同推進PPP的規范有序可持續發展。
在筆者看來,規范后的PPP將呈現如下六大特點。一是規范之后項目質量提高,風險降低,真正激發民間資本和金融資本的參與熱情。二是更加注重運營以及項目的可融資性,由建設、運營、融資機構共同組成聯合體做社會資本方的情況將越來越普遍。三是轉型之后融資平臺公司等國有企業將成為各地PPP業務的生力軍。四是存量項目將日益增多。五是隨著咨詢機構行業自律的加強,綜合信息平臺信息公開力度的不斷加大,各方致力于打造PPP命運共同體,市場化約束機制將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六是制度建設日益完善。PPP條例年內出臺的可能性不大,但各部門將先行制定部門文件或者報請國務院發文,滿足實際工作需要。例如資本金、再談判、退出機制等,都需要結合PPP項目特點出臺相關制度,逐步解決困擾PPP項目的可融資性、可持續性等問題。
(年鑒 作者系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PPP專家庫雙庫專家)
工程建設網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管理案例 | 會議活動 | 施工企業管理雜志 | 我要投稿
版權所有:北京華信捷投資咨詢有限責任公司《施工企業管理》雜志社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四環西路186號漢威國際廣場二區9號樓5M層西區郵編:100070電話:010-68520349傳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072號 京ICP備09092133號-1 Copyright ?2000-2015 工程建設網 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