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塵飛舞、污水橫流、噪音刺耳”,“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這是以往混凝土生產作業場景的形象寫照。如今,這一現象在浙江省杭州市正得到全面徹底改觀。
筆者近日從杭州市城鄉建設委員會獲悉,杭州116家混凝土企業已有83家基本完成綠色攪拌站改造,其中主城區26家企業,除3家關停外,20家已基本完成改造,剩余3家將在今年年底前完成。據介紹,這些企業累計投入改造資金超過兩億元,封包攪拌樓、筒倉等面積超過8萬立方米。
走進完成改造的浙江耀華建材有限公司生產廠區,筆者看到,攪拌樓、原材料倉儲存及輸送等都是全封閉的,在攪拌樓頂儲存倉有主動脈沖式除塵設備,既看不到粉塵飛舞,也聽不到刺耳的噪音;廠區還設置了水資源再利用系統,所有混凝土攪拌車回廠后,都要在專設洗車點進行清洗,清洗用水經沉淀池過濾、凈化,實現循環使用,做到污水“零排放”。
據杭州市商品混凝土管理站負責人介紹,2013年下半年以來,按照“政府搭臺、企業唱戲”的原則,杭州市在浙江省率先啟動混凝土企業綠色改造。改造要求企業控制揚塵污染,必須對所有攪拌樓、筒倉、料場、廢料倉進行全封閉改造,并在封閉空間內設置集塵降塵設備,實現粉塵“零排放”;控制污水排放,必須進行污、廢水循環使用和廠區內雨水排放改造,一切用水不得外排;控制“三廢”處置,必須具備廢渣、廢品、廢料處理設備,原則上進行循環利用;控制噪聲污染,根據需要安裝隔聲降噪設備,降低對周圍居民生活的影響。
目前,杭州市混凝土企業綠色改造已取得初步成效。在揚塵控制方面,可減少對外排放80%以上,部分企業實現了料倉全封閉作業。按改造前每立方米混凝土產生45克粉塵、全市一年生產5000萬立方米混凝土計算,綠色改造將減少大氣粉塵排放1800噸。在污水處理和節水方面,通過對廠區生產、清潔用水循環利用系統的改造,每年可減少廢水排放和節約用水超過400萬噸。另外,混凝土攪拌車進出廠區、工地時進行沖洗作業,消除車輛在行駛過程中的拋灑滴漏現象,減少了對環境的影響。
當前,正值傳統電力工程企業轉變生產方式、推進轉型發展的戰略機遇期。調結構、轉方式、強管理、增效益和塑品牌成為引領電力工程企業改革與發展的關鍵詞,也是促進電力建設行業持續健康發展的必然要求。
近年,現行資質管理制度的缺陷逐漸暴露,資質標準的不合理之處逐漸顯現,資質掛靠、違法分包和轉包等行為屢禁不止,擾亂了建筑市場的正常秩序。為此,各地建設主管部門、行業協會和廣大企業,交流了資質管理運行的現狀,提出資質標準修訂的相關建議。
工程建設網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管理案例 | 會議活動 | 施工企業管理雜志 | 我要投稿
版權所有:北京華信捷投資咨詢有限責任公司《施工企業管理》雜志社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四環西路186號漢威國際廣場二區9號樓5M層西區郵編:100070電話:010-68520349傳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072號 京ICP備09092133號-1 Copyright ?2000-2015 工程建設網 保留所有權利